13章是马太福音卷三的言论部分,叙述耶稣怎样用比喻讲论天国的奥义。这时他传教快一年了,就开始用比喻讲道。为明了耶稣为什么这样做,在此处先把比喻的意义和解法,以及耶稣讲比喻的目的略为讨论,就不难明白耶稣为什么这样做了。

  1. 意义:“比喻”的意义在于把两件事相比较,而衬托出一种高尚的理论,如平铺直叙,就像是说故事,如细致描写,就像是演话剧,如同撒种的比喻,将撒种的人和他所撒的种子来与上帝圣子和他所讲的道理相比较,而反映出人听道理的各种态度。“比喻”和 “寓言”(fabula)是有分别的。因为寓言通常所包含的是人情世故的道理;而比喻所包含的却是一种更高尚的,且属于宗教的道理。寓言内所述的事是不可能有的,如树木禽兽互相交谈言笑,作人能作的事。至于“比喻”就不然,取材于自然现象和人类的日常生活,且所述的事,没有不是可能发生的。“比喻”又别于“寓意” (allegoria),因为“寓意”,虽然含有高尚的或宗教的道理,但也缺乏可能性,况且人采用寓意的时候,已离开了自然现象和生活。下边举 出三个例子,读者就不难明了以上所述的:士师记9:7-15 约坦所讲的故事是“寓言”(fabula);雅歌是“寓意”(allegoria);路加福音15:11-32 “浪子回头”是“比喻”(paraboba)。“比喻”在闪族的文学中是很流行的文体。历来的学者没有不承认福音内所有的“比喻”是最优美,最完善的“比喻”。 福音内的“比喻”有时含有“寓意”的成分,“寓意”有时也含有“比喻”的成分。关于这一点在各“比喻”的注解内略加说明,此处不另赘述。
  2. 解法:解释一个“比喻”,首先该问:为什么讲比喻的人讲了这个比喻?他用这个比喻,要讲什么道理?一明白了讲比喻的目的,就容易决定什么是“比喻”的主要部分,什么是附带的部分。主要部分是用意所在,附带部分只不过用来做陪衬而已。吾主自己给我们解释了撒种的比喻,使我们知道应如何解释“比喻”。原则上虽然如此,但解经家事实上却不尽然遵守:有的过于注重附带部分,有的过于注重主要部分,而忽略了一些含有意义的细小节目。本来,为全明了比喻内所包含的一切道理,一些细小节目,也是不可抹杀的。在这一点上,还是应当遵循折中的办法。
  3. 耶稣讲比喻的目的:马太福音13:10-15;马可福音4:10;路加福音8:10说明了耶稣用比喻讲道的目的。 按“对观福音”的记载,耶稣用比喻讲道的目的,是出于他救赎人类大业的计划。他差不多已经一年,宣讲了天国的道理,行了许多奇迹,证明他是所应许的“弥赛亚”。他的活动已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人民已知道天国来了;但是天国的本身如何, 他们尚不明了。如果耶稣继续直接讲天国的奥义,能够使一般人错懂了天国的和弥赛亚的真正的思想。为此,他不得不另行设法,用比喻来讲授天国的奥义。这样,存心善良的人,听了“比喻”,就不难明了天国奥义的真谛。至于那些存心不正,只等候一个威镇四海,万邦来朝的天国的人,听了“比喻”,虽仍不了解天国的性质,不跟随耶稣,但也不至于妨碍他宣传福音的工作。实在说:耶稣用比喻讲论天国的奥义,与他称自己用那神秘的名字“人子”的用意相同。“人子”这名称,给善意的人启示耶稣是“上主的仆人”,同时又是新圣民的君王——弥赛亚(但以理书7:9-14)。 至于为那些“属于下地的人”,知道他有这称呼,却不知道他用这称呼,来指示自己是“弥赛亚”,是万世期待的救主。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结论说:耶稣用比喻讲道。也不只是出于他的公义,好像他要惩罚犹太人不信的罪 ,也不只出于他的仁 慈,使人更容易明了天国的奥义,而是出于他的使命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这措施当然包含仁慈,也包含公义,如同上帝一切向外的工作一样。 耶稣的这番举动本是为服从父的命令,按上帝的命令,他的“时候”还没有到;可是他已经一年多讲论“天国已来临”的道理,在正等待他的“时刻”到来之际,他该讲述“天国奥义”的道理。 为避免人误解这奥义,就只得用比喻来讲;如此,“天国的子民”易于明白,而“属于下地的人”, 固然不能明白,但也不至于妨碍他的神圣事业——荣主救人。

前一章耶稣谈话的对象,可说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在本章却是百姓。 耶稣一年的传教生活:尤其显神迹的全能早已吸引了一般人的注意,使一般人对他起了“这不是大卫的子孙吗?” (马太福音12: 23) 的猜想。 本章内记述的是耶稣所讲关于天国的比喻,使怀善意的人们对天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全章记载了七个比喻,其中两个,耶稣亲自讲解了其中的意义;且在 10-15节说明了耶稣所以用比喻的理由。若将本章和路相对照,可知这七个比喻不是耶稣一次所讲的,而是马太照他的一贯作风,把七个比喻,编纂在一起的。

“当那一天”是马太所惯用 的转笔法,和“那时”,“在那时候”意义相同,不确指一定的时间。“从房子里出来”,所说的“房子”是指耶稣在迦百农的住所 (4:13) 。“许多人”,当然是说, 除迦百农本城的人外,尚有来自四周或较远的地方的人。因为人数众多,耶稣便上到一只小船上去,使站在岸上的群众,都能看到他,听见他的讲论。“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关于比喻的意义,见本章前面1.要义。“讲许多道理”,的确,马太将耶稣论天国性质的比喻所讲的,都收集在本章内了,不像马可在讨论同一题目时,只写了三个比喻。

东方传统圣像——撒种的比喻。

东方传统圣像——撒种的比喻。

4-6节为第一个比喻,即撒种的比喻。耶稣的比喻,是取材于人的日常生活。巴勒斯坦的一般平民都是务农为业,所以在场的听众,对于怎样播种,播种时种子有什么遭遇,他们都非常熟 悉。“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耶稣这比喻是在提比哩亚海西北,迦百农城附近的海滨讲的。加利利省东北一带,大部分是山地,山地不像平原,有很大成块的田地。山间的田地是随着山的形势,高低不平,没有一定的形式;其中到处有小路,到处有石头,而且到处长着一丛一丛的荆棘和野草。在这样的田里撒种,自然“有落在路旁的”,“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有落在荆棘里的”。种子既有这样不同的遭遇,所发生的结果,当然也不能相同。“有落在路旁的”,不是被人践踏了(路 8:5),就是被飞鸟吃去。按巴勒斯坦,尤其在山地里, 到处见有成群的麻雀;落在路上的种子,既暴露在外,哪有不被它们吃去之理。“石头地”, 是说地里到处是小石头,或是地面下藏着大石头,只是上面薄薄盖着一层土。落在这样地里的 种子,因为石头容易吸收太阳的热力,所以很快就发出芽来,但是因为土壤不深,便不能往下生根;为此所发出的芽,一露出地面,就为太阳晒焦而枯干了。还有落在荆棘里的。按荆棘 原是巴勒斯坦很普遍的一种野草,尤其在山地里更是遍地丛生。庄稼需要深厚的好土,才可生长结实;但是荆棘只要有些许的土,便会蓬蓬勃勃地长起来。种子落在荆棘丛中,自然不能和 荆棘相抗衡,所以只有被荆棘捂死。那“落在好土里的”的,田中既没有石头,又没有荆棘,便顺利地发芽生根,抽穗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马太写得非常肯定,但我们若以之与马可福音相比较,马可福音比较更为顺序,由少至多:“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所说的“三十”,“六十”,“一百”三个数字怎样解释 ?一粒麦子真能结一百倍吗?创世记载:以撒在那地耕种,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26:12) 。泰奥弗拉斯托斯 (Theophrastus)曾说:在巴比伦也有过类似的事实。但今日一般解经学者认为,纵然过去有类似的收获, 实际上,今日无论是在巴比伦,或在巴勒斯坦,就连勤聪明的农夫,如在靠近阿木瓦斯(Amwas)的肥沃平原中,最好的收成,一穗也没超过十三倍的。所以对本节的数字,如**马太福音19:29 所说:“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有古卷加: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的“百”字, 不能是“一百”的确数目;同样,本节的“三十”、“六十”、“一百”,也不是确数,只是说:一粒种子要结很丰满的果实。说“三十”、“六十”、“一 百”,是指不是所有的种子都结一样多的果实。6节“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有人以为耶稣用的是一句成语,但在犹太的典籍中,不见有用此成语的,应说是耶稣常用来,为激发听众留心听道的一句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