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从加利利海看八福山。传统认为这座迦百农附近的小山就是主耶稣登山讲论天国八福的地方,现在山上有一座纪念教堂。
今日经学家大都承认马太福音5-7章记述的“登山宝训”与路加福音6:20-49极简短的记述相同(马可福音与约翰福音没有记载这篇教导)。所谓“登山宝训”,是因为按马太福音此篇宝训是在加利利一座山上宣讲的。虽然在路加福音6:17 说是“站在一块平地上”讲的,但彼此并不矛盾。有许多理由说二圣史的这篇教导是相同的:第一,同样的听众。第二,都是“以真福论”开始。第三,道理的本质相同。第四,结论相同。
这篇宝训,的确堪称为基督教会的“宪章”。在解释这篇宝训之前,为明了它的价值,有几点必须先提出来讨论:即宣讲的时间与地点,宝训的范围,总旨与分析。
按大致以编年记事的路加福音,此宝训是在拣选十二使徒以后讲的(路加福音6:12-16,参阅马可福音3:13-19)。按一般学者的意见,此篇宝训应该是讲于公元28年6月。马太福音记述拣选使徒是在以后,即在10章开始。这种差异,也不算得是什么难题,因为马太福音是以纪事为主,编年为次。 对地点问题应当知道:
塔布加五饼二鱼堂
五饼二鱼堂祭台前的五饼二鱼马赛克像
首牧彼得堂
耶稣此次在山中所讲的,可以说一定不是马太福音中现有的形式。 圣史日后追述这篇道理时,一定自不免有所遗漏,缩短和倒置之处,甚至把耶稣在别的时间所讲的也插入此处。 这些插入的部分,若拿来同路加福音所记述的互相对照,即可证明路加在别处记的,玛记在此处。 有许多事显然是耶稣在其他环境中所讲的:如“主祷文”,按马太福音6:9-13是在此时讲的,而路加福音11:1-11所记,按时间和地方与马太不同。有学者就认为:马太福音5:13-16,18,19,25,26;6:7-15、19-34;7:7-11、22、23似乎都是插入的部分。但是圣史如何能随意插入?这是否违犯历史的真实性?圣史如此做,决不违犯历史性,因为这是属于圣史的“纪事”的体例。那些似乎是插入的部分:
圣史所插入的部分,也是在默感的引导下写成的,因而,所有的经义也是圣灵所愿有的经义。 在本篇宝训的注释上完全依循圣史所写的,加以解释,在宝训的不同段落上,不作任何割裂。
在这篇“登山宝训”中,可以说,我们有了耶稣全部宣讲的菁华。但是我们不应当言过其实, 因为这篇宝训中没有包括耶稣所讲的一切;我们也不应当说这篇宝训是耶稣全部道理的总纲, 比方在这里没有讲到救赎、圣事、教会的组织等问题;又比如此处应当遵守的诫命和劝人可行的劝谕,就不如福音其他部分辨别的那样清楚。然而这篇宝训,如圣奥古斯丁所说的:凡热心默想马太所记的这篇宝训的,会获得有关良好风化,及教友生活的典型;因此,这篇宝训可以说是基督主义的宪章,因为基督教会的许多应信应守的事,都是依据这篇宝训中的大原则。所以这篇宝训的总旨是:耶稣来是为在世上建立上帝的神国。这“神”国正与“肉”国相冲突(约翰福音6: 63)。耶稣所立的这个国具有一种新精神,这种新精神专为反对世俗的和法利赛人的精神。如此说来,基督的精神是相反旧约的律法了?不。因为耶稣不是来废除律法,而是来成全律法,使律法因这新精神成为有生命的律法。 这新精神要人善良、大量、忠直、纯朴,尤 其诚实、明智和积极的博爱。一切都要建立在爱的观点上:上帝是极爱人的父,为子女的也应当效法上帝所有的爱。上帝在旧约中藉先知向百姓所要的,比现在藉圣子所要的轻而且少。
对于这篇宝训的结构,不容易看出;对它的分析,学者也不一致。依据最近对此问题极有研究的圣加伦的分析(St. Gallo):这篇宝训分为小引(天国八福,5:1 -16),主题(分为四个各有其中心思想的部分:5:17 -37;5: 38-6:34;7:1-11;7:12-23),结论(7:24-29)。这完全像是层次分明的演讲应有的分析。但是依我们的观察,这分析未免矫揉造作。天国八福虽然是在讲演的开始,但似乎不能说是讲演的绪言;相反的,而是这篇讲演的“中心思想”。在这全篇讲演中,似乎不能理出一个段落分明的分析,因为有些部分彼此不相从属,好像是各自独立。大体上虽说有联络和一贯,但不能说一切都是上下紧凑,天衣无缝的。 全部讲演的系统似乎应当有以下的分析:一开首即是天国八福(5:3-12),从这些真福中即可看出耶稣的新精神与犹太人的精神有天渊之别。 ——天国八福之后有一小段,与上下不很紧凑,是论基督的门徒与世界的关系(5:13-16)。随后论新精神完成旧律法的各种例子(5:17-48)。以后论反对外表和伪善的那种新精神,即: